田间作物表型监测系统是集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及多光谱成像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农业监测平台,能够实时、无损、高通量地采集作物表型数据,为精准农业、育种改良及科研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一、田间作物表型监测系统构成
移动载体:
无人机载具:支持多光谱、高光谱和RGB成像技术,低空飞行获取作物反射的多波段光谱信息,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快速数据采集。
无人车移动平台:采用轮式或履带式设计,配备高清摄像头、定位系统、控制系统等,具备自主避障能力,实现自主巡航与信息采集上传。
龙门式固定装置:通过自动化传送形式,将成像传感器移动至栽培区上方进行成像,适用于田间或大型温室条件下的长期监测。
传感与成像模块:
多光谱成像:集成可见光、近红外、红边等波段,提取植被指数(如NDVI、NDRE),量化作物长势、营养水平及水分胁迫。
高光谱成像:获取作物光谱特征曲线及常用植被指数,分析叶绿素含量、冠层氮含量等生物学参数。
激光雷达:通过三维点云数据获取作物株高、茎粗、叶面积、冠层结构等参数,支持生物量估算。
红外热成像:监测作物冠层温度分布,用于胁迫生理学和水力学研究。
可见光成像:支持作物总面积、绿叶面积占比、可见叶片边缘长度等形态参数的计算。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AI算法引擎: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雄穗识别、倒伏分析、病虫害早期预警等功能,准确率达96%以上。
大数据平台:提供批量性状分析、历史数据回溯及多维度关联分析(如需水预测、根系分析),支持自定义算法导入。
农事操作闭环管理:记录施肥、灌溉、打药等操作,结合生育期模型生成标准化指导建议。
环境监测系统:
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降水量、风速风向、土壤温湿盐等数据,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