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谱测量仪是一款专业用于实时检测植物光谱成分的科研仪器,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植物光谱测量仪核心功能
多参数测量:
光谱检测范围:覆盖350~800nm的可见光波段。
关键参数:一键测量植物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nm)、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不同光质组成(红外、红、绿、蓝、紫外光等)及辐射强度、中心波长等40余个光量子学参数和光学参数。
分析结果图:生成光谱分布图(350~800nm)、CIE标准色品图(1931、1960、1976)、色容差图、显色指数(CRI)图等。
高级分析功能:
数据导出:支持U盘模式,可将数据文件导出至电脑,保存格式包括.ohs(需配套软件)和.csv(Excel格式)。
多语言支持:支持中文(简体、繁体)、英文双语言系统,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操作便捷性:5.0英寸高清触摸屏操作,一键测量,屏幕支持180°旋转、亮度调节和按键截屏。
二、植物光谱测量仪技术特点
高精度测量:
波长范围:350nm~800nm,光谱分辨率/重复性达0.2nm,波长准确度±0.5nm。
照度测量:范围5lx~200klx,准确度一级(±4%读数±1个读数)。
色温范围:1000K~100000K,色品坐标准确度±0.0025。
模块化与可扩展性:
传感器类型:采用高精度CCD传感器,确保数据稳定性。
积分时间:根据光环境自动设置(50µs~10000ms),无需手动调整。
存储与通讯:出厂标配8G TF卡(Micro SD),支持Micro USB接口,方便数据传输。
便携性与易用性:
设备尺寸:主机尺寸138.5mm(高)×81mm(宽)×23mm(厚),不含附件约430g(含电池)。
供电方式:内置锂电池/电源适配器,一次充电可连续工作20小时左右。
使用环境:工作温度-10~40℃,湿度<70%(无冷凝);存储温度-20~45℃,湿度<70%(无冷凝)。
三、植物光谱测量仪应用领域
植物生理学研究:
深入分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效率,探究光质组成(如红光/蓝光比例)对叶绿素合成、形态建成的影响。
通过光谱特征研究植物对环境胁迫(如干旱、盐碱)的生理响应机制。
农业生产优化:
评估不同种植条件(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制定精准种植策略。
筛选具有优良光合特性的作物品种,加速育种进程,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态环境监测:
监测特定区域内植被的光谱特征,评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及环境变化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结合遥感技术,实现大范围植物健康状况监测,为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与科研:
在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实验课程中,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课题的研究与教学。
为植物性状检测、农作物培育等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科学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