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田间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是一款针对田间群体植物表型鉴定需求设计的,以无人机为载体的,集植物表型图像采集与参数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高效设备。以下是对该平台的详细介绍:
一、无人机田间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组成
飞行平台:通常采用四旋翼或多旋翼无人机,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续航能力,支持长时间飞行任务。
传感器:搭载多光谱、高光谱及RGB等多种成像模块,能够同时捕捉多个特定波段的电磁波信息,包括可见光(红、绿、蓝)以及近红外、红边等非可见光波段。
定位系统:集成RTK模块,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确保图像数据的空间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支持图像拼接、校正、生成植被指数图等功能,能够自动采集识别出苗率、作物覆盖率、生育期、株高、倒伏、穗数等关键指标。
二、无人机田间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功能特点
高效采集:支持大面积农田植物表型数据的快速、高效采集。
智能分析:内置强大的数据处理算法,实时分析植物生长状态、健康状况以及病虫害情况,提供精准的农作物表型信息。
全自主航线规划与拍摄:支持预设飞行路径,自动完成图片采集,降低人工操作误差。
长续航与大范围作业:支持最大40分钟以上的续航时间和15公里的飞行半径,满足大面积农田的监测需求。
用户友好操作界面:支持远程控制和自动飞行路径规划,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多维度数据管理:集成GIS地图显示基地与地块信息,支持智能地块划分管理;同时,可绑定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设备与地块联动,实现环境数据自动采集、归集。
校正自学习功能:支持手动校正识别结果,基于校正数据,模型可自动学习,提高识别准确率。
三、无人机田间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应用场景
作物育种:通过获取作物表型信息,辅助育种学家培育出更加适应未来环境的作物品种。
病害检测:实时监测作物健康状况,识别病虫害或缺水区域,助力绿色防控。
产量预测:基于作物表型信息,预测作物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种植策略优化:通过分析作物生长过程可视化动态记录,优化种植策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灾害预警:快速响应自然灾害后的环境变化评估,为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四、无人机田间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技术参数
自主飞行:支持预设航线飞行和自主避障功能。
多点飞行任务:支持多点自动飞行和数据采集。
数据同步:实时同步到云端平台,支持多终端访问。
成像单元:可见光成像、高光谱成像、多光谱成像、热红外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