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茎杆强度测定仪重要性
作物茎秆强度是决定抗倒伏能力的核心因素,玉米、高粱、烟草等作物倒伏不仅阻碍机械收割、造成大量粮食浪费,还会因光照不足大幅降低产量。传统依赖人工观察评估抗倒伏能力的方式,主观性强、无法量化茎秆强度,难以精准指导栽培管理与品种选育。植物茎秆强度测定仪可在作物生长各阶段活体测量茎秆强度,通过量化数据关联茎秆纤维层抗弯阻力与抗倒伏能力,为优化栽培方案、筛选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作物产量、推动农业机械化与育种精准化意义重大,是解决作物倒伏问题的关键设备。
二、茎杆强度测定仪工作原理
茎杆强度测定仪搭载拉压力传感器,通过针刺、压碎、折断三种方式作用于作物茎秆,精准捕捉茎秆断裂或屈服瞬间产生的最大力,以此量化茎秆强度;配合不同测头与可调距离的弯折支架,可实现茎秆弯折、抗压、穿刺强度多维度测量,为抗倒伏能力评估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三、茎杆强度测定仪技术优势
测量全面:配备三种测头,覆盖弯折、抗压、穿刺强度测量,适配不同作物茎秆特性;
数据精准:拉压力传感器直接捕捉最大力,避免人工误差,保障茎秆强度数据可靠;
功能灵活:弯折支架距离可调且标有刻度,可配位移标尺,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作物测量需求;
数据易用:支持连接电脑,实现数据保存、打印与分析,输入速度、面积还可显示位移、压强参数。
四、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一)行业痛点
人工评估抗倒伏能力主观性强,无法量化茎秆强度,数据参考价值低;
传统测量需破坏作物,无法在生长各阶段动态监测茎秆强度变化;
测量维度单一,难以全面反映茎秆抗弯折、抗压、抗穿刺的综合抗倒伏能力;
数据无法高效分析与应用,难以直接服务于栽培优化与品种选育。
(二)解决方案
仪器量化测量茎秆强度,替代人工主观评估,数据更具科学性与参考性;
支持活体测量,可在作物苗期、拔节期等各阶段动态监测,捕捉茎秆强度变化规律;
三种测头覆盖多维度测量,全面评估茎秆综合抗倒伏能力;
电脑连接与数据处理功能,实现数据高效分析,直接为栽培方案制定、品种筛选提供支撑。